|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专业书讯 >> 《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简介与目录

《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简介与目录
【发表时间:2011/12/18 23:44:08】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简介与目录

书 名: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作 者:罗军

出版日期:2011年3月

定 价:28.00元

购买链接:

1.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网购点击查看

2.当当网:点击查看

3.卓越网:点击查看

4.京东网:点击查看

  

作者简介:

  罗军,女,196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文献信息管理学系,后留校任教。现任上海市虹口区档案学会副会长、理事,上海市秘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上海市档案学会会员。主讲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行政学、知识产权法、秘书学概论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现代文件与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秘书学理论与实践。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2项,主持及参与其他各级各类课题研究7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出版著作与教材十多部。曾获中国档案学会、上海市档案学会等组织颁发的科研成果奖、档案学术论文优秀成果奖、优秀教材学术专著奖等。

  

内容提要:

  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等关系密切。本书通过揭示档案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探讨了当前各类档案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权分配和职能转变的问题。

  本书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空间,将国家各项体制改革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相融合,并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机构设置,科学地划分机构职权与职能,提出了符合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的改革设想。

  

目录:

  0 绪 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2 研究问题的界定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4 论文的总体架构

  0.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 历史——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生成与发展

  1.1 历代档案管理机构的演化与变迁

  1.1.1 古代档案管理机构的产生及演化

  1.1.2 近代档案管理机构的发展及变迁

  1.2 当代档案管理体制的生成与发展

  1.2.1 当代档案管理体制的生成过程

  1.2.2 当代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及主要改革历程

  1.2.3 当代档案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2.4 当代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工作职责

  第2章 现实——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2.1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特点

  2.1.1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2.1.2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2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2.1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2.2.2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3章 探索——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1 地方档案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1.1 广东顺德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1.2 浦东新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1.3 深圳特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1.4 安徽和县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2 地方机关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2.1 机关联合档案室的改革实践

  3.2.2 机关文件中心的改革实践

  3.2.3 乡镇机关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

  3.3 现代企业内部微观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3.3.1 企业内部微观档案管理体制的形成

  3.3.2 企业内部微观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

  第4章 借鉴——国外档案管理体制参考与比较分析

  4.1 法国的档案管理体制

  4.1.1 法国档案管理体制概述

  4.1.2 法国档案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

  4.2 美国的档案管理体制

  4.2.1 美国档案管理体制概述

  4.2.2 美国档案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

  4.3 俄罗斯的档案管理体制

  4.3.1 俄罗斯档案管理体制概述

  4.3.2 俄罗斯档案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

  4.4 英国的档案管理体制

  4.4.1 英国档案管理体制概述

  4.4.2 英国档案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

  4.5 比较与借鉴

  4.5.1 中外档案管理体制的比较

  4.5.2 国外档案管理体制的借鉴

  第5章 展望——攻坚阶段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

  5.1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5.1.1 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5.1.2 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

  5.1.3 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

  5.2 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支持

  5.2.1 管理学之组织理论依据

  5.2.2 行政学之政府改革理论依据

  5.2.3 社会学之职业理论依据

  5.3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5.3.1 西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与启示

  5.3.2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5.3.3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5.4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体系架构

  5.4.1 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框架下的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5.4.2 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框架下的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言/序言:

  罗军的《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被一家出版社相中就要出书了。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给学生的出版物写序几乎已经成为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可以说是一项作业。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凡是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因此从那时开始我写的东西就与一些大师和学者不同,即从来不与学生“共同创作”。

  管理体制作为一种组织结构和制度框架,很难让“吃官饭”的人置之度外。就拿自己来说吧:我1982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家档案局工作。当时的国家档案局虽然冠以“国家”二字,但实际上与我们国家的许多机构一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党的”机构——具体地说,当时的国家档案局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下面的一个局。到了1985年,中央一纸文件,国家档案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务院直属局——身处档案界的人们好像着实为这个“迟到的名分”欢呼雀跃了一阵;特别是在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对国家档案行政机构有了明确的“法律说法”之后,人们的“雀跃”瞬间变成了“蹦极”。而后来事态的发展却是那么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1993年中央又发了一纸文件,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成为被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也就是中央办公厅)管理的下属机构。1996年我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成为一名“局外人”。这就是我亲身体会的“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片段”,它既不是“听说”更不需要去查考“历史文献”!

  在上述十余年的“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中,自然少不了一些有关“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议论、探讨和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非是“学者”的观点和“官方”的观点。简单地说,大部分学者似乎都认为1985年后的那个“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更加合理合法,更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而在“官方”看来,包括“中国档案管理体制”在内的管理体制改革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理论问题”,特别是在中央已经做出“战略部署”的情况下再“说三道四”,多少有些不识时务。也可以说,这两种观点就是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研究中的“上下限”,几乎所有的“鸭子”都在这个限定的区域中“扑腾”。

  罗军作为一名中国的学者,她对“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当然不会一夜之间让“鸭子”变成“山鹰”,更不可能超出我们的星球去研究潘多拉星。但是,通过对中国档案管理体制的历史追溯,通过对包括各地、各个层级档案管理体制案例和现状的分析,通过对中外档案管理体制的比较,明确提出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的目标和发展思路,实属难能可贵。

  相比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国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研究还仅仅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或者可以明确地说,如果没有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破局”,中国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研究也许永远都在一种“尝试”之中。然而,就像任何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终老却没有立即“终老”自己而是去“尝试”终老的过程一样,“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意义也许就是在于“尝试”。因此,我需要向包括罗军在内的所有“尝试”者表示敬意,并且希望他们继续“尝试”下去。

  胡鸿杰

  2010年春于中国人民大学

点击返回: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出版档案学术著作告示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22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档案教育网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联系我们: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19525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