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档案文章选载 >> 从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档案知识管理

从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档案知识管理
【发表时间:2012/3/17 7:32:23】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本文来源:《中国档案》2012年第02期

从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档案知识管理

作者:贾玲 周晓林 陆江 陈东(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 徐州市档案局)

  从档案管理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看,可以将其划分为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和档案知识管理阶段。不同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侧重点、理论研究内容及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都有所不同。本文将全面分析档案管理不同发展阶段特点。

  一、档案实体管理阶段及其特点

  20世纪80年代前,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即对档案原件实行集中、有序、质量和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理论也是围绕实体管理进行建构的,这一时期可称为档案实体管理阶段。

  (一)管理工作内容:受物本管理理念支配

  实体管理阶段,文件内容和载体合二为一,内容被固定在载体上,因此,物本管理理念支配着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以对“静态”档案实体管理为主。历代王朝都设有专门档案存放场所和管理机构,对档案管理以保管为主,辅以简单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档案工作内容仍以对档案实体的收集(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等“六个环节”为主,虽然有学者提出应将档案内容信息开发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一个方面,但当时档案管理部门认为,档案信息开发离不开档案实体支撑,实体管理是信息开发实现的手段,因此,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仍是档案实体管理。当时,档案信息加工与信息产品开发水平十分有限,主要是服务于史学研究和政治工作需要,且历史年代档案信息开发投入较多,现代档案信息开发不够。

  (二)管理技术:以手工管理为主

  实体管理阶段主要以手工方式完成档案整理、检索、利用等各项工作,采用较为简单的物理、化学技术进行档案保管和保护。后期,虽然管理领域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工作,但功能尚原始、简单,对管理的辅助作用较为单一。

  (三)理论研究:以档案实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实体管理阶段理论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档案实体,围绕实体的整理、保管而展开研究。在封建王朝时期,经验的承袭是改进档案管理的主要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史学家研究历史和编写史书的需要,形成了对档案史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的简单的理论和方法。我国对档案和档案管理的专门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期对档案管理的理论研究是较为粗浅、直观和经验性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批档案学著作,标志着中国档案学初步形成,此期研究内容“大都局限于机关档案的管理方法,较少涉及更广泛的档案门类和档案管理的深层理论问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档案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档案管理理论得到了极大发展,与实际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相适应,此期档案管理理论研究领域较之前有较大拓展,但也仅限于档案实体管理,主要包括对档案实体的分类、排架和保管等研究。

  (四)价值取向:强调档案史料价值和凭证价值

  档案自从出现之时起就与历史紧密联系,被认为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能够客观反映历史活动的本来面貌。可以说在20世纪以前,我国对档案价值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史料价值,古代档案保管机构主要是史志部门,并由史官负责管理工作,突出说明了对档案史料价值的认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及科学文化水平提升,人们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档案利用实践中,人们可以利用档案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因此,档案的凭证价值逐渐得以显现,档案学者开始把档案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管理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设立了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管理规章制度,这些都显示了社会档案价值取向的变化。

  二、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及其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传入中国,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及多媒体技术等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给档案和档案管理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档案信息管理阶段以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剥离为前提,突破了实态档案的物理局限,物的概念弱化,直接对档案信息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加工和利用。

  (一)管理工作内容: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信息管理阶段,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需要不仅局限于保管档案实体,人们的档案利用需求也不仅仅是对一次档案信息的需要,更多是对深层次档案信息内容的查询。20世纪80年代,档案工作内容发展为“八个环节”,即在原来“六个环节”的基础上加上了检索和编研两个环节。20世纪末,档案整理工作提出“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优化利用”。2000年12月6日,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文书档案归档实行“卷改件”。种种举措使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工作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占比例日益缩小,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日益得到更多重视,所占比例日益增大。编研工作向纵深发展,档案主动服务于社会的趋势日益凸现。

  (二)管理技术:逐步引入信息技术

  在档案管理技术上,传统手工管理逐渐向计算机管理转变,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应用,通过网络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可以实时在线归档;通过纸质档案数字化,实现档案信息的缩微保存和自动检索;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使得档案信息利用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检索途径极大扩展,检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提供了保障。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档案政策,着力加强信息技术引入和应用。2002年11月,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中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理论研究:研究对象以档案信息内容和实体并重

  信息管理阶段,档案信息内容和档案实体都是理论研究重要对象。一方面,档案理论研究关注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对档案实体进行更好地管理。另一方面,积极研究传统档案实体管理机制对档案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限制因素,重视研究档案的信息属性,档案信息的运动过程,及如何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实现档案信息价值等,档案信息化成为新的档案学思想方法。

  (四)价值取向:强调档案的信息价值

  信息社会,档案作为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真实面貌的产物,其信息属性已为大家所共识,更由于档案记录历史的原始性、真实性和载体的孤本性,令它成为其他各种信息产生的源泉。信息社会,人们关心档案的价值不仅在于从档案中还原历史,更多的档案利用需求是希望从档案中发现各类信息,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服务。在档案管理领域,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技术研究,都强调档案的信息属性和信息价值。

  三、档案知识管理阶段及其特点

  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应运而生。档案资源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从而推动档案管理逐步进入知识管理阶段。

  (一)管理工作内容:管理单位逐步向档案知识元转变

  在知识管理阶段,档案管理的重点将不再放在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初步开发,档案管理的单位逐步向档案知识元转变,通过对档案知识进行组织、存储、共享和创新,构建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目标的灵活的档案知识服务体系,最终达到增强档案机构的生存能力和面对未来的竞争能力的目标。在档案知识管理阶段,传统档案工作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如在档案收集工作中,强调“新来源观”,注重对在文件形成之前进行提前控制,并对文件实施全过程管理。在档案鉴定工作中,将实施宏观鉴定,即“不再采用时间、来源、职能、内容或用户之类的具体标准,而是改用更加宏观且相对抽象的‘文件形成机关的社会职能’标准。”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档案人员将从档案保管员变为知识提供者,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重点从档案实体、信息转移到知识上,从建立数据库转移到建立知识库。

  (二)管理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档案知识管理离不开多种技术的支持与保障,不仅仅局限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还包括编辑出版、发行等知识传播技术。其中信息技术是档案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从档案知识管理流程来看,可以用到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在档案知识采集阶段可以应用Intranet、数据仓库、知识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档案知识共享阶段可以采用工作流、文档管理等技术,在档案利用阶段可以采用门户、知识地图、专家定位、搜索引擎等技术。可以说,信息技术是档案知识管理的主要贡献者与促进器,档案知识管理必将大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三)理论研究:基于知识管理重新建构

  知识经济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在知识管理理论下,档案学研究在知识管理的总体思维框架下构建新的理论研究平台,导致理论研究思考的范围和主题皆与传统档案学研究有所变化。在档案知识管理阶段,学术研究更强调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挖掘、整合,对档案知识权益的分配与保护,档案人员参与组织创新和为组织提供知识服务等主题。目前,我国档案学者围绕知识经济、知识管理对档案工作的冲击与影响;档案管理如何在知识管理中重新定位;档案部门如何参与知识创新,创建知识服务体系;(数字)档案馆如何实现知识管理和有效地知识组织;企业档案在参与企业知识创新中的价值与作用等方面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些研究虽不够丰富和成熟,但都认识到在档案工作中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四)价值取向:强调档案的知识价值

  档案学界对档案知识属性的探讨早已有之,学者们深刻认识到“档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的结晶,它记载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成果和理论。”但此时只能说是表达了一种观点,而未能以此去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传统档案学的学科建设即是建立在知识载体的保管和提供利用上。当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档案的知识属性和知识价值受到了学界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重视,有学者提出“全面正确地认识档案知识属性,是科学有效地管理档案这一巨大的社会知识财富和充分发挥它应用作用的必要前提。”英国知识管理大师安妮·布鲁金在他的著作《企业记忆—— 知识管理战略》中指出,档案资源在知识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知识管理为档案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可以预见,如何充分发挥档案的知识价值这一命题,对未来档案学的研究方向将产生重要影响。

  从档案实体管理到信息管理再到知识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前后延续、逐步变化的过程,实体管理是档案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管理是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继承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正处于由档案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管理、知识管理过渡的阶段,档案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还没有重大突破,但是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档案管理必将高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档案知识元素有序组织起来,实现以提供知识集合服务为目标的知识服务。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22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档案教育网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联系我们: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19525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