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档案工作研究 >> 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拓宽高校档案工作领域的思考

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拓宽高校档案工作领域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2/10/28 10:43:05】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本文来源:《北京档案》2012年第2期  

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拓宽高校档案工作领域的思考

作者:高永青

  摘要:文章将校史展览工作与档案工作结合起来,对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提升师生员工档案意识,拉动档案资源建设;以校史展览为依托,实现档案与史志工作联动;以校史展览为依托,发挥校史展览的育人作用,创造条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档案工作贴近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等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主题词:高校展览馆 档案职责 职能

  为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学校精神,近年来,许多高校都以校庆、更名、评估、申博等重大事件为契机,建设了高水平的校史展览馆。未来几年,建国初期成立的高校将陆续迎来60周年校庆,“60-甲子”,校史展览馆建设方兴未艾。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是学校史料的存放中心,与校史展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部分高校校史展览馆就是由档案部门牵头建设和负责管理的,如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等。如何建设好、利用好校史馆,把校史展览工作与档案工作结合起来,拓宽高校档案工作领域,值得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

  1.以校史展览为依托,提升师生员工档案意识,拉动档案资源建设,夯实高校档案资源建设基础。

  毋庸置疑,校史展览总是以高校档案馆藏为基础的。当然,部分展品可能会是向教职工、校友和社会各界征集而来的。以丰富的档案史料、图片、图表、音像、实物等馆藏档案为主,辅以各类征集品,通过加工整理,借助各种现代化展览手段,呈现出了生动、鲜活的校史展览。作为宣传学校工作的有效载体,无论是领导视察、专家来访、校友返校、新生入学等,校史馆都是一处必看之地。校史馆里的一张照片、一个实物、一段文字无不充分发挥了高校档案记载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汇集学校教学、科研的成果,沉淀着学校特定的学术传统和校园文化的作用。从档案工作角度来看,校史展览是繁杂、枯燥、平实的档案工作的“化蛹成蝶”,增加了档案工作的显示度,是一个档案工作的展示平台。要以校史展览这个档案工作展示新平台让师生了解档案工作、宣传档案工作,让师生员工知道档案工作在做些什么,有事会想到档案部门,有事来找档案部门,帮助师生员工树立“没有平实的档案工作就没有美轮美奂的校史展览、越是有价值的东西越应该归档保管、存档管理的物品远比放在自己手中可靠和安全”等基本的档案意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要以档案意识的提升,带动档案资源建设,构筑大档案观念。离开了高校档案馆藏这个基础,校史展览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当说,目前高校档案资源建设还比较薄弱,部分高校甚至还没有实现档案的集中管理,档案散存、散失情况严重;部分高校档案部门你交什么我接收什么,对档案资源系统、完整、有效失控,馆藏所涵盖的内容与校史展览要求差距明显;且高校档案馆藏多以纸质文件为主,馆藏形式相对单一,对展览而言,缺乏生动性;即便部分高校档案馆藏丰富,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学校数十年、百年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起来的,凝聚着几代档案人心血和汗水,功夫在平时。要通过校史展览为契机,扩大档案收集征集渠道,必要时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征集学校档案史料;也有一些校友会在参观校史馆后提供有价值的散存档案线索,甚至主动捐赠自己保存的照片、实物、资料等;多途径做好散存、散失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尽可能做好散存、散失档案的补救工作。要从贯彻教育部27号令精神和修订《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着手,把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中各种新情况写进工作规范;把对当前和今后长远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各类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按要求做好归档工作。要突破单一纸质档案的框架,更加注重声像、实物、电子等载体档案的收集和征集工作。要按照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要求,实施档案资源建设的“以人为本”战略,树立“人的档案最重要、最具有价值”的新观念、新认识,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加大对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相关的档案的收集和征集力度,确保高校档案资源重点突出。同时要更加注重普通人物和一般事件的档案收集工作,要特别注意具有享用价值能够激起共同回忆的一般物品的收集和归档工作,也就是“那张旧船票才能登上你的客船”,勾起师生、校友对母校情感的寄托和美好的回忆,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身份感和归属感。档案资源建设这个基础打牢了,以后的校史展览自然就方便了、丰富了、有内涵了。

  2.以校史展览为依托,实现档案与史志工作联动。主动投身校史、地方志、年鉴等相关工作,积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纵观全国高校,设有校史研究专门工作机构一般为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实力雄厚的国内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设有校史工作机构的独立建制更少,如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与档案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重庆大学校史办公室挂靠党委宣传部,副处级建制。不少“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也没有专门的校史工作机构,如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更不用说一般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与之相反的是,国内多数普通高校已经建成校史展览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已建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下辖校史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船舶数字博物馆等多个展览馆,亦以建成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部分高职高专学校也有自己的校史陈列室。

  就校史展览的管理权属来看,除有校史工作机构直接管理校史展览馆外,档案馆管理校史展览十分普遍且优势明显。如前文所述,校史展览就是一个档案工作展示平台,可以认为校史展览就是档案业务拓展的一部分。其他部门如校长办公室管理校史展览的、党委宣传部管理校史展览的也都需要档案馆提供支撑,没有档案馆管理校史展览馆直接。另外,近年来,按照将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的“大部制”的改革思路,档案馆是专门存史的,校史工作机构是专门编史和进行史料研究的,都是做历史工作的,档案馆与校史工作机构归并也是一种趋势。如201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与党史、校史研究室开始合署办公。

  长期以来,高校档案部门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存史,所做的档案编研,“编”的成分重,“研”的成分轻。依托管理校史展览馆,应加大档案编研工作力度,努力加强编史、治史的专业性,提高编史、治史的水平。档案馆可以围绕校史展览开展档案编研。校史展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浓缩和精华,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对展览中不能详尽描述的细节、人物、事件等搜索相关资料,开展档案编研,做进一步完善。如,多数校史展览馆的学校“历任领导”栏都只有正职的校领导照片,没有副职领导照片甚至没有副职领导的姓名,而副职校领导也是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重要成员;不管正副职领导展览都不会有太多的介绍。档案馆可以通过档案编研进行补缺,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任领导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和简历,丰富展览的内容。按照“大历史”的“大部制”改革方向,高校档案部门应积极承担学校史志工作任务,主动做好学校大事记、年鉴等基础工作;按要求报送地方志、教育志等相关材料,配合做好方志工作;高水平完成学校校史的编写任务,努力在举办校史专题展览、拍摄校史纪录片,编印反映学校辉煌的宣传画册、出版校友传记与回忆录、开发校史文化产品等事件下功夫,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和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得失,使档案编研走上学术化的发展之路。

  3.以校史展览为依托,充分发挥校史展览的育人作用。创造条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档案工作贴近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

  大学最重要的是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潜能。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工作,经常是围绕档案说档案。在档案信息的宝贵价值未被开发利用之前,不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工作经常被忽视甚至边缘化。高校校史展览馆作为档案工作的展示平台,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汇聚了学校大量可靠的历史文字资料、音像和实物,以其物化直观性的特殊优势,忠实记录和形象展示了高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发挥了档案的特有的文化价值。人们可以通过参观校史展览,了解一所高校不同时期的校园文化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这所高校传统的文化精神内核。高校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校史展览的文化功能和育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

  要做好校史展览的人员参观组织工作,竭诚欢迎校内师生员工、广大校友、社会各界参观校史展览,创造条件方便师生员工、校友、社会各界直接参观校史展览。按照“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要求,树立“群众至上”、“人民最大”的新观念,关心、关注普通教职工、广大学生、校友的展览利用需求,像重视为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服务、为重点人物服务那样,重视为普通教职工、广大学生、校友服务,让师生通过展览,了解校史校情,光大学校精神;让校友通过校史展览回到精神家园。更加注重各级领导、重要嘉宾、社会各界的参观活动,让展览进一步融入社会,让他们走进学校、了解学校、支持学校。要积极做好高校校史展览馆本身的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网站网页、编印宣传册等方式,提升校史展览馆的知名度。要努力建设高质量网上展览,让利用者足不出户也能进行参观访问。

  要按照教育部27号令要求,创造条件开设学校档案、校史校情相关课程,将校史作为一门课程引入课堂,并给予相应学分。课程与展览相得益彰,可以对展览参观线路固定、参观时间短进行弥补,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更有效传承学校历史、彰显办学成就、展示办学特色、弘扬学校精神。课程形式可以公共课与讲座相结合,可由熟悉学校校史校情的“老档案”(长期从事档案工作)、“老领导”(在学校工作时间很长的领导干部)、“老学校”(在学校生活学习时间很长的相关人员)来进行教学,主讲与研讨相结合,先课程再参观,对校史校情既有理性的认识,又有感性认识,提高校史展览育人的效果。探索把校史校情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把校史课纳入党校、团校学习内容。要充分发挥校史展览中相关实物专题展的作用,把校史展览作为学生认识实习的重要场所,组织学生进行认识学习。同时要积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和学习校史,如开展以校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校史文化宣传周等;开展以校园轶事趣事征集、口述校史等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校史文化学习氛围。

  要抓好校史校情解说队建设,将其纳入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管理,形成校史校情解说队建设的长效机制。每学年培训选拔一批新的校史解说员,以老带新,顺利完成解说员队伍交替。通过培训,使解说员熟悉展览细节,较全面了解展览图片与文物涉及的校史知识与学科知识,加之修饰得体的外形、亮丽的嗓音,根据不同参观者的关注点,声情并茂、清晰扼要的讲解,准确回答嘉宾的提问,可以使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准确、更系统地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同时也通过解说活动,激发解说员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海蛟,金忠山.高校校史馆的文化功能及其实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0月(中).

  2.朱玉玲.论高校档案馆校史馆一体化建设.中国档案,2009年5期.

  3.高永青,黄秋实.推进高校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机电兵船档案,2011年2期.

  4.曹青.论构建信息资源一体化与特色化的校史馆.兰台世界,2009年10月(下).

  5.翟红.校史馆建设之我见.北京档案,2008年6期.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档案馆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22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档案教育网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联系我们: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19525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