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文章选载 >> 我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初步调研

我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初步调研
【发表时间:2012/12/6 21:33:41】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本文来源:《档案学研究》 2012 年第 4 期

我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初步调研

作者:何 利,颜祥林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摘 要 文章基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于2011 年进行的全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所得到的数据,从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与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 档案学 本科教育 课程建设 调研

  1 引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且为以后的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全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调研课题组”在教育部档案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展了 2011 年全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

  本次全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调研的对象为我国大陆地区开设有档案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共计有34所。调查采用问卷为主、网络调研和文献调研为辅的方式,问卷于2011年 9 月 26 日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往各校档案专业负责人的电子邮箱,并要求各校档案专业负责人将本校档案专业的教学计划(或课表)与问卷一并发回。截至 2011 年 11 月 17日,发出的 34 份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达到 100%;收到教学计划(或课表)29 份,回收率为 85.29%。调查问卷涉及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主观题以多选和问答的方式体现。客观题主要分为以下七个表:《档案学专业基本情况调查表》《档案学专业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档案学专业教师科研基本情况调查表》《档案学专业学生(本科、硕士、博士)科研基本情况调查表》《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基本情况调查表》《档案学专业招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档案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主观题有两题,分别是对本校档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以及该校教师对档案专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下文以此次调查中的各院校的本科教学计划及课程表为基础,并结合相关院校网站中所介绍的教学信息,从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等方面对我国档案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分析与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发展思路。

  2 课程体系建设

  经过对 29 个学校的本科教学计划(部分学校仅有课表)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档案学专业主流课程体系的安排为:公共通识课—学科(专业)基础课—档案学专业教育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类。作为公共基础性的课程,各学校均开设了公共通识类的课程,且内容相差无几,一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因其不能突出各校档案学专业的特点,这里不予详细叙述。主要对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类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与阐述。

  2.1 学科(专业)基础课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采用一级学科发展战略框架,即以学科一体化的模式来构建档案学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通过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在档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厚基础”的目标。通过对含有该模块的26个院校的培养计划(课表)进行统计、分析,各院校设置的学科(专业)基础课主要有以下几大门类:

  2.1.1 管理大类 该类不包括信息管理专门部分,主要是指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类课程。如一些院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行政管理(吉林大学)、组织行为学(吉林大学)、政治学原理(云南大学)等课程。此类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管理学的基本素养,拓展其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

  2.1.2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主要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概论(基础)和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但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开设了该类课程,多数院校只是择其中一二门。此外有学校开设了信息服务类课程,如湖北大学就开设了信息服务与用户课程;以及南京大学等学校开设的信息分析课程。

  2.1.3 信息技术类 过 7 成的院校开设了该类课程,且各院校的开设的课程并不一致。其中南京大学该类课程开设的比例最大,高达 66.7%。该类课程主要涵盖数据库、办公自动化、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记录、网络技术、程序设计、信息储存、多媒体技术(吉林大学)、网页制作与网页设计、管理系统模拟(吉林大学)、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吉林大学)、信息咨询、数据结构、文献复制技术(武汉大学)、计算机使用软件(郑州大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郑州大学)、信息传播技术(南京大学)等。其中数据库、信息检索、信息组织、办公自动化开设的学校相对较多,其他类型的课程基本上只是某个或某两三个院校开设。可以看出,各院校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目前尚处在杂而不规范的状态。此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及从事有关信息工作的操作技能。

  2.1.4 历史类 盐城师范学院、辽宁大学等校的学科基础课是以历史学为主的,开设的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世界文明史等。部分院校也开设了中国政治制度史、明清史与明清档案、中国古代典籍、历史文书等课程。

  2.1.5 相关学科 有大概 16 个院校开设了该类课程,这类课程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文书学、秘书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性课程。

  2.1.6 其他 如社会类有云南大学的社会学概论、社会科学导论,苏州大学的社会调查方法等;又如科学研究方法类有广西民族大学的普通逻辑,湖北大学的统计学原理,吉林大学的运筹学等;再如经济学类有吉林大学经济统计学、信息经济学等,上海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疆财经大学的西方经济学等;还有为数甚少的学校开设了法学方面的课程,如南京大学等校的知识产权,新疆财经大学的行政法,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院校在该部分开设了选修模块,如吉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大学等,以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给予其构建自身学科基础与知识结构的自主选择权。

  综上所述,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辅之以信息类、管理类、历史类、经济类、文秘类、社会类等多学科的课程,以充实和丰富课程体系。但各校有所侧重,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偏重信息资源管理类;辽宁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偏重史学类;四川大学等侧重公共管理类;吉林大学等侧重经济学类;等等。

  2.2 专业核心课

  档案学核心课程是档案学专业的灵魂,各校开设的档案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回收到的 29 个高校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表,经过整理分析,最终得到有效数据为27[1]。

  图 1 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档案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数量情况,其中横坐标为院校代号[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高校设置的档案学专业核心课程有一定的数量落差,在 5-13 区间内分布,差值为 8 门,反映了我国档案学专业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其中有17 所院校的档案学核心课程设置量为 8-10 门,7 所院校在8 门以下,3 所院校高于 10 门。各院校档案学核心课程设置的平均近 9 门。专业核心课程数量要尽可能合理化设计,既要能为学生建构较为完善的档案学专业知识结构,又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构建其整体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各院校基本都设置的核心课程有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但少数几所院校未设置科技档案管理学,如湘潭大学、辽宁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绝大部分院校都设置了电子文件管理、企业档案管理等课程。一些院校开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如南京大学的科技文件工程学,西藏民族学院的藏文信息处理、新疆财经大学的数字档案库原理与技术等。同时,一些院校也开设了相关的档案学横向或交叉性的课程,吉林大学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新疆财经大学的数字档案库原理与技术、武汉大学的档案信息组织与检索等等。

  2.3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本专业知识与相关研究性的课程,文献学、信息学等有关的学科的课程,学习与科研方法类课程,也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有关课程。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设置了该模块,除少数院校是以 1:1[3]的比例开设该类课程外,大多数的院校开设了数量较多的选修课群,学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根据有效数据统计,郑州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自主选择范围之大,为各大院校之首,开设了26门课,总计学分 68 学分,要求学生最少修 16 学分,即选 4-8 门即可。据 23 所可计算专业选修课学分比例的院校的数据显示:各院校专业选修课的比例跨度较大,其中比例最少的为4.38%(辽宁科技大学),最高的则达 35.54%(天津师范大学)。10%-20%比例区间的有 12 所院校,2所院校高于 30%,4 所院校低于 10%,其余 5 所院校的比例为 20%-30%之间。

  大多数院校的专业选修课模式是:确定一个基准学分(例如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规定为20 学分),由学生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学习,要求必须至少修满基准学分。其中有些院校设置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专业选修课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基准学分,如黑龙江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都设有专业(指导)限选课程或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模式是学校在专业限选课程中提供两个及以上专业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今后的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一个完整模块,按照规定通过该模块全部课程的考核。另外也有专业任选课,规定一定的基准学分,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广西民族大学在专业限选课中设有现代文秘方向和信息资源管理方向;上海师范大学则分设档案信息化技术模块和文档管理理论模块,其任意选修课也分为信息化、文秘以及档案素养三大块,但不要求将一个模块完整系统的学习。据课题组收到的有效数据显示,目前只有这两所学校采用该模式。该模式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知识及技能的系统性方面有大有裨益。

  2.4 实践类

  从教学计划(或课表)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这一档案学专业实践环节,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最多的当属河北大学,在其课程设置的每个模块中都设置有实践教学环节,其模块中的实践课也可以自主选择,是注重实践教学中的典范。北京联合大学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成分层次、递进式的四个实践模块,循序渐进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等学校也设置了两次以上(包括- 10-基础理论研究两次)的专业实践活动。也有少数院校未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总的来说,档案专业实践时间短、类型少,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3 建议与发展思路

  在本次调研中,问卷设计了一道客观多选题,专门用于我国档案学专业存在的问题调查。其中关于课程建设方面的反馈建议与发展思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以专业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主要依据,全面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分析和设计,以课程的智能训练功效作为课程功能衡量的主要尺度;处理好课程、课程群与课程体系间的关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有学校提出“要面向现代,针对当前档案资源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等方向加大研究力度”。

  二是提升学科的应用性,加强实践性教学。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大教学”概念,实事求是地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承认“第二课堂”的教学地位,将实习、社会调查设为独立门类的学习科目,实验、模拟、案例分析、观摩、习题作业、对抗辩论、方案规划等应当成为几乎所有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并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实验档案馆的教学功能。北京联合大学提出,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在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以达到对学生掌握档案工作组织与规划、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信息开发与服务等方面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了解并理解职业最新发展需要,满足档案专业工作实践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南开大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进一步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增加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的课时,完善课程体系。辽宁大学认为,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加强,特别是教师参与实践部门的考察、学术研讨、合作课题时应该有适当的经费支持。云南大学则加强档案数字信息管理实验室、档案模拟管理实验室、档案保护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筹建声像档案管理实验室、少数民族档案数字资源实验室,开发“档案计算机模拟管理系统”“科技档案计算机数字化管理教学系统”等软件,完善档案管理实践教学手段。

  三是创新性教育。南京大学从2009-2010学年开始档案学本科教育遵循“三三制”本科教学培养模式。“三三制”的主体框架涵盖“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的“三个培养阶段”以及“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的“三种发展路径”。在三个培养阶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进行低年级阶段的“专业选择”和高年级阶段的“发展路径选择”,最终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也分为本专业升学、跨专业升学或就业创业以及本专业就业创业三大类。中国人民大学将其专业教育定位为培养行业领域精英的创新型教育;完全按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设定培养质量标准,设计培养方案,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辽宁大学提出,在创新性教育方面,实行教学方式的变革,进行网络教学,整合全国档案高校的精品资源,实现合理共享。

  总的来说,档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有对档案学核心课程的坚守,也有适应社会及档案工作需要所做的改变。但就档案工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说,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案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以适应我国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其中上海大学的课表未将核心课与选修课区分,浙江大学为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

  [2] 学校代号依次代表的学校为:新疆财经大学、西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湘潭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盐城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四川大学、安徽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3] 要求选修课程的学分数与开设的学修课程总学分数相等.

  [4] 魏来,余恒鑫.我国图书馆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4(10):95-97.

  [5] 王协舟,何振,肖文建.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以湘潭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J].档案学通讯,2006(5):69-72.

  [6] 王向明,顾倩倩.论档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定位[J].档案学通讯,2011(5):41-44.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22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档案教育网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联系我们: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19525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