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文章选载 >> 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特征

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特征
【发表时间:2009/5/14 13:48:22】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雷庆     樊文强
【摘 要】从1999年开始至今,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已开展了八年。本文对68所试点高校的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情况,从总体规模、专业开设、学习中心、经济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更好地了解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文中整理得到的数据也可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 网络教育;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学习中心
    从1999年到2003年,共有68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为现代远程教育(下文也称网络教育)试点高校。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其余67所为普通高校。试点高校获批情况如表1所示。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总体教育规模、专业开设情况、学习中心数量、经济规模等方面对68所试点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更好地认识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文中所含各类数据如未加特殊说明,均由各高校网站截止于2007年7月20日公布的资料整理得到。
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与特征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试点高校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从各高校的办学情况来看,主要是本专科层次的网络学历教育,而非学历教育占据很小的份额。
    (一)学历教育部分
    1. 总体发展规模
    试点高校1999年至2006年的教育规模如表2所示。从这八年的数据来看,网络学历教育开始由起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在校生规模在2006年达到279万人。随着各试点高校均开始有学生毕业,毕业生数在2006年超过了88万人。在招生方面,2003~2005三年的招生规模均在80万人以上,2006年则首次突破100万。
    电大系统凭借其远程教育方面的基础和经验,在网络高等教育中占据60%以上的规模,而其余67所普通高校共占总量的30%多。资料显示,全国电大系统现共有中央电大1所,省级电大44所,地市级电大分校945所,县级电大工作站1842所,教学班46 724个,形成了覆盖大陆所有省区的教学网络。
    2. 与其它类型高等学历教育的比较
    2006年,普通、成人、网络三种类型本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总体规模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网络教育在毕业生数、招生数方面均占到了三类教育总量的13%以上,在校生数方面占11%左右,而且这样的规模是在不增加高校数量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说,网络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人教育包括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和成人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与成人高校相比,网络教育2006年招生规模在总量上超出其88.6万人;与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相比,网络教育2006年招生总量比其少46.5万人,但开展成人教育的普通高校远远多于开展网络教育的高校。总体来看,普通高校在开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三类教育中,网络教育规模处于第三位。
    (二)非学历教育部分
    能够提供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文凭,是网络学历教育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学历教育,网络非学历教育在目前显得格外冷清。非学历教育中,最多的是课程(专业)进修,即进修学历教育中的某几门或某个专业的课程。有10所试点高校在其2007年招生信息中明确指出接收课程(专业)进修学生。此外,清华大学等4所高校的5个专业提供研究生课程进修教育;华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提供教师继续教育;西南大学等4所高校提供网络形式的职业继续教育或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北京外国语大学等2所高校提供英语培训或英语考试辅导;上海交通大学等2所高校提供有工程硕士考试辅导。
    总的来看,除课程(专业)进修以外,共有13个普通高校提供网络形式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占试点高校的19.1%。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往往在一起管理,有些网络教育学院发布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并没有采取网络教育的形式,因此没有统计在内。
二、网络学历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特征
    (一)教育层次与专业设置
    1. 三种教育层次
     网络学历教育主要有三个办学层次:高中(中专)起点的本科,简称为高起本;高中(中专)起点的专科,简称为高起专;专科起点的本科,简称为专升本。
    由各高校网站公布的招生信息可知,约一半的高校提供全部三种层次的教育,约一半的高校提供高起专和专升本两种层次的教育,很少的学校仅提供专升本一种层次(3所)或提供高起本和专升本两种层次(3所)。这表明,大部分高校倾向于开设高起专和专升本这两种层次的网络教育;近一半的高校没有开展高中起点的网络本科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试点高校共开设专业约172种。其中,约有1/3的专业提供有全部三个层次的教育;另有约1/3的专业仅提供有一种层次的教育;还有不到1/3的专业提供有两种层次的教育,且主要是高起专和专升本这两个层次(占其中的90.4%)。
    仅提供一种教育层次的专业中,只提供高起本的有7种;只提供高起专的有25种,占41%;只提供专升本的有29种,占47.5%。这些只提供一种层次的专业中约一半的专业仅提供专升本层次的教育,学生要选择这些专业首先必须获得某种形式的专科学历。
    2. 专业开设的总体情况
    试点高校共开设专业约854个,平均每所高校开设12个。有28所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多于12个,占41.2%;40所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少于或等于12个,占58.8%。开设专业数量最多的是西南大学,共开设31个,其中工科专业2个;其次是同济大学,共开设专业29个,其中工科专业13个;开设专业数量最少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仅有英语一个专业,体现了其网络教育的专门性。
    从专业门类来看(请参见表6),网络学历教育以文科类专业为主,占开设专业总量的60%以上,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类、文学、法学专业开设量较大;工科专业的开设量约占26.7%,其中以计算机与信息类和机电类专业为主;理科教育比较薄弱,主要是一些师范院校开设,约占3.4%;教育、农、医、艺术等类别的专业有不同程度的开设。
    3. 专业开设比率
    在试点高校设置的172种专业中,仅有一所高校提供的专业有83种,约占总量的一半。这些专业往往是各学校的特色专业,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学、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等;还有的是一些新型的专业,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物流、厦门大学的网络经济学等。
    有56种专业的开设高校数在2到5所之间,约为总数的1/3;其余专业的开设高校数在6~55所之间,共占19.1%。开设高校数超过20所的专业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和工商管理四个专业的开设比率较高,它们中的每一个专业都有约70%或以上的高校开设,即这些专业可供学生选择的高校较多。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工科中的土木工程专业达到35.3%的开设率,说明该专业目前具有较大的需求。
    4. 工科专业开设情况
    工科专业开设情况如表5和表6所示,表5是高校设置工科专业的数量情况,表6是高校设置的专业中工科专业所占的比例。有18所高校仅开设了1个工科专业,且大部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2至5个工科专业的高校共25所,占36.8%;22.1%的高校开设的工科专业数量为6至13个,构成网络高等工科教育的主要力量,如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工科专业占所开设专业的比例在50%(含)以上的高校有9所,它们也是开展网络工科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交通大学等。
    试点高校中,理工类院校有25所,占36.8%;综合类院校有21所,占30.9%。而工科专业数量占开设专业总量的26.7%,工科专业开设比例在50%以上的试点高校仅有9所。因此说,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网络高等工科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各专业门类的学生规模
    由表7可知,2006年普通、成人和网络三类教育总体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类别是工学、管理学和文学;网络教育中招生最多的是管理学、法学和文学,而且管理学和法学在网络教育中所占比例(49.5%和15.0%)远远高于三类教育总量中它们所占的比例(25.4%和5.5%)。网络教育的法学和管理学分别占三类教育中相应专业教育总量的36.3%和26.1%。由此可见,这两类专业报考的学生较多,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这两类专业比较适应网络教育这种教学形式。网络教育招生比重较多的还有文科类的经济学和文学。网络教育的工学、理学类专业在三类教育中的比重均很小,分别为4.6%、4.2%,这也反映了通过网络开展理工教育的难度。历史学和哲学这两类冷门专业在2006年的网络教育中招生数量很少或没有招生。网络教育的农学和医学在三类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网络教育各专业类别的招生规模均没有超过普通教育。与成人高校相比,网络教育的理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专业少于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而工学、农学和医学等专业均超过了成人高校相应门类的招生规模。与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的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招生规模超出,其余专业均少于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规模。
三、网络教育学习中心的规模与特征
    (一)试点高校的学习中心数量
    网络教育由试点高校和其授权的各地学习中心共同运行。2007年共有64所高校进行了网络学历教育的招生,后文仅对这些高校的学习中心进行讨论。各高校的学习中心数量为其授权的所有形式的学习中心,包括自建自用、共建共享、社会化公共服务等多种类型。试点高校学习中心的规模如表8所示。因中央电大的招生信息中没有关于学习中心的信息,本文将其“2021个县级工作站”看作其学习中心的数量。
    64所招生高校的学习中心总量为7823个(不同高校与同一学习中心合作分别计算,下同),其中中央电大2021个,占总量的34.8%;其他63所普通高校5802个,占总量的74.2%,平均每所普通高校的学习中心数量为92个。从学习中心的数量来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属于网络学历教育的巨型大学,学习中心占总量的1/3多;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是大型学校,授权的学习中心数量在600个左右;北京语言大学等9所大学属于较大型学校,学习中心数量在140~299之间;北京大学等19所大学属于中等规模;东北农业大学等22所学校属于偏小型规模,学习中心数量不足50个;复旦大学等10所学校属于小型学校,平均每个省区不到1个学习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属于超小型规模,仅有2个校外学习中心。
    (二)学习中心的地理分布
    1. 外埠学习中心比例
    从外埠学习中心所占的比例来看,东北师范大学等23所学校属于外向型学校,其学习中心绝大部分分布在外省市,占63所高校(不含中央电大)的36.5%,外埠学习中心比例在90%以上;华东师范大学等17所学校属于外埠为主型学校,占27%,外埠比例在70%以上,外向型和外埠为主型的学校共占63.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3所学校属于内外兼顾型学校,外埠比例居中;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学校属于内向型学校,占15.9%,它们的学习中心主要分布在本省区,外埠比例小于50%,以服务本地区为主。
    2. 学习中心的区域分布
    表9是不包含中央电大的63所普通高校学习中心的省区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学习中心分布的区域差别较大,与各地的经济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学习中心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每个地区的学习中心数量均在300个以上,共计2208个,占总量的38.1%。这些省区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华东和华南地区。人口数量较多的河南、四川两省的学习中心数量紧随其后。广西、河北两省虽没有试点高校,但学习中心的数量也比较多,在250个左右。学习中心数量排在后五位的是西藏、宁夏、青海、吉林、海南,每个地区学习中心数量不足50个。西藏的学习中心数量最少,仅有2个。这些地区属于经济或教育欠发达地区。没有试点高校的江西、云南、山西三省的学习中心数量处于中等水平。没有试点高校的内蒙古、新疆、贵州三省的学习中心数量处于较少的行列。
    (三)奥鹏学习中心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是首个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奥鹏网站的介绍,现有33所高校(不含中央电大)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约占试点高校的一半(48.5%)。2007年秋季通过奥鹏招生的院校有23所,占合作高校的69.7%,占试点高校的33.8%,即约1/3的高校在2007年秋季与奥鹏进行新一届学生招收合作。这23所学校与奥鹏合作的学习中心数量不等,最少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各有8个;最多的是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分别有611和526个;有11所高校的合作学习中心数量超过100个,约占合作高校的一半。奥鹏学习中心占其所有学习中心的比例超过50%的学校有13所,占合作高校的56.5%。东北师范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几乎全部通过奥鹏进行招生。
    奥鹏现在各地建立的学习中心数量约为1234个,2007年秋季普通高校与奥鹏学习中心合作共2801项,每个奥鹏学习中心平均服务的普通高校数量为2.3。奥鹏学习中心的地区分布也有较大差异,中心数量排在前5位的是广东、江苏、河北、辽宁、福建,排在后5位的是西藏、青海、海南、宁夏、吉林。
四、试点高校网络教育的经济规模与特征
    (一)每生每年的学费
    大多数的试点高校按照学分收费,本文按照下面的公式对每生每年的学费进行估算。同时将学费收入作为试点高校主要的经济指标。
    每生每年学费=学分要求×每学分学费÷学年
    高起专和专升本的学分要求一般在70~90之间,出现最多的是80学分,本文在计算经济规模时,按照80学分进行估算。高起本的学分要求一般在110~170之间,出现最多的为150学分,本文按照150学分进行估算。
    每学分学费的标准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是专业,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艺术类专业收费标准最高。另一方面是地域,包括试点高校所处的地区与学习中心所处的地区。一所高校不同学习中心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或学习中心(如上海)的收费标准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或学习中心(如西北地区)的收费标准相对较低。还有高校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或服务支持程度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各高校公布的收费标准中,最低的是西北工业大学的50元/学分,最高的是同济大学的250元/学分(艺术类专业)。计算经济规模时,本文按照120元/学分进行估算。
高起专和专升本的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年限为2~5年,本文将其学年估算为2年。高起本的基本学制一般为5年,学习年限为4~7年,本文将其学年估算为4年。
    按照公式进行估算,得到高起专和专升本每生每年的学费约为4800元,高起本每生每年的学费约为4500元。三种教育层次的学费标准差别不大。
    (二)2006年网络教育经济规模
    计算出每生每年的学费标准后,根据在校生数量就可以估算出网络学历教育每年的学费收入。以2006年为例,共有在校本科生1 296 893名,专科生1 496 052名,共计2 792 945名。由于三种教育层次的学费标准差异不大,且高起本层次的比例不大,本文将所有本专科学生的年学费都按4800元估算。据此,2006年的学费收入约为134.06亿元人民币。其中普通高校的在校生数量占33.1%,其经济规模约为44.37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所普通高校的经济规模为6622.96万元。电大系统的经济规模约为89.69亿元人民币,其有省级电大44所,平均每所省级电大的经济规模为2.04亿元人民币。
    2006年共有65所试点学校进行了招生(2所高校不在允许招生名单中,清华大学未进行学历教育招生)。65所高校共招收113.25万名网络学历教育学生,其中64所普通高校招生42.35万名,平均每所普通高校招生6617名(一般分春秋两季招生),平均每所普通高校该年的新生学费收入为3176万元。
    (三)各地区试点高校经济规模的比较
     各地区试点普通高校的学费收入情况也有较大差异。表10是对有试点高校的各省区校平均年学费收入的估算。
    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地区的在校生数量排在前列,这与它们的试点高校数量较多有关。从校平均年学费收入来看,浙江、上海、湖南、重庆、山东、广东等地区排在前列。除上海外,其他地区的试点高校数量均在3所以内,说明这些地区试点高校的经济规模相对其他地区要好。福建、北京、湖北、陕西、四川、甘肃等省市的校平均年学费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南、江苏、天津、安徽等地区的校平均经济规模偏小。
    (四)各省区的网络教育市场规模
    由于无法得到网络学历教育生源的地区分布,因此不能准确估计各地区的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和需求。本文借助电大系统的数据对各地区的教育需求进行比较。
    从表11中电大系统的数据来看,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教育需求最大,占到了全国规模的27%,这些地区属于经济最发达地区,外来就业人口很多;陕西、安徽、四川、北京等省市的网络教育市场也较大;宁夏、广西、吉林、青海、海南、西藏等六省区的网络教育市场比较小,共占4%,它们属于经济欠发达或人口较少的地区;江苏、安徽地区试点高校的经济规模很小,但从电大系统在校生数来看,这些省区的网络教育市场较大。
五、现代远程教育总体特征
    1. 以本专科层次的网络学历教育为主,以社会服务为价值体现。
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主要是本专科层次的网络高等教育,而其它层次的学历教育(如专业硕士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网络教育中所占的份额很少。网络学历教育目前有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种层次,其中后两种教育层次占主要部分。试点高校大多属于国内高水平大学,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心,以一流大学为目标,而研究生层次的网络学历教育基本空白。除有一所高校在2006年公布有教育硕士的招生信息外,未见其它专业硕士层次的招生信息。非学历教育以课程(专业)进修为主,研究生课程进修、职业继续教育等形式的非学历教育都存在,但规模不大。
    目前而言,网络教育对所在学校整体发展的意义还没有显现出来。由于特定的原因,我国的网络教育未能将对内和对外的教育有机地协调起来。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文凭是网络教育吸引社会生源的重要因素,网络教育的主要功能还是社会服务,体现在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贡献力量。
    2. 成为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大系统占据较大比例,普通高校办学特色开始显现。
从1999年到2006年,试点高校累计招收网络学历教育学生超过420万人;2006年的招生规模突破100万,在校生规模近280万人。在普通、成人、网络三种类型的本专科学历教育中,网络教育已占到11%以上的比重。网络教育改变了高等学历教育的结构,已成为我国本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重要部分,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功不可没。
     近几年,电大系统的在校生规模均占到总量的60%以上,是网络教育的主要部分。中央电大是试点高校中唯一一所专门的远程教育机构,在现代远程教学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不具备的经验和基础。普通高校的办学规模近几年平稳发展,2006年的招生数已突破40万。普通高校凭借其在师资、学科上的优势,以及专业门类的多样性,网络教育办学特色逐步显现。一些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逐渐开始“上网”,大大丰富了网络教育的专业种类和门类,避免了热门专业的重复设置。
     3. 以文科类专业为主,理工科网络教育规模有限。
    网络教育的专业门类设置较齐全,从2006年的数据来看,除哲学外的所有门类均有招生。目前以文科类教育为主,除哲学、历史这两个冷门专业外,其它文科类专业都有较好的规模。管理学、法学、文学是招生最多的三个门类。社会对这些专业门类具有较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补充自己在管理、法律、外语等方面的知识,而网络教育具有灵活性、自主性等优势,弥补了这些紧缺专业的教育不足。
    工学、理学、农学和医学类专业的教育规模均不大,这与这类专业在实验实践环节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有关。2006年网络教育的工学、农学和医学类专业超过了成人高校相应门类的招生规模,但不如普通高校相应门类的成人教育规模。试点院校中,理工类院校最多,占36.8%。工学专业的开设量占网络教育专业开设总量的26.7%,仅少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其中又以计算机与信息类和机电类热门专业为主。但从招生人数来看,工学专业的招生量不足总量的10%,工学类单个专业的教育规模与文科类专业相比有限,网络工学教育在实践教学支持服务方面还有望进一步加强。
    4. 各高校各区域的学习中心数量差异较大,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作用增强,学历教育占各类网络教育市场的八成比例。
    各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有所不同,在授权学习中心的数量上存在差异。2007年招生的63所普通高校(不含中央电大)共有授权学习中心5802个,但各高校学习中心规模不同,最少的为2个,最多的为611个,相差悬殊。各高校的外埠学习中心比例也有所不同。
     学习中心分布的区域差别也较大,与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就业人口较多,网络教育的需求相对旺盛,试点高校授权的学习中心数量也相应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学习中心数量均在300个以上。而西部地区的宁夏、青海、西藏等地的学习中心数量很少,各地区均不足30个,尤其是西藏仅有2个。各地区学习中心数量与学生数量基本成正比。从电大2006年的数据来看,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生源的在校生数量仍排在前三位,共占电大全国在校生的27%,其中广东一个地区的在校生就超过了20万人。
    试点高校与社会化公共服务机构的合作开始增多。2007年秋季,高校与奥鹏合作的学习中心共2801个,约占到授权学习中心总量的一半。此外,还有部分高校与国家培训网等机构合作。社会化公共服务机构可提供专业化的招生、教学组织、学生支持、考务管理等服务,在试点高校扩大网络教育规模,提升教育品质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艾瑞市场咨询的报告指出,2005年全国网络教育规模为165亿元,网络学历教育占到近八成的比例。说明试点高校网络学历教育的市场规模远远大于基础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的网络教育市场。
 
    作者简介:
        雷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樊文强,在读博士生,讲师。。
 
    文章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12期       2007年12月29日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22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档案教育网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联系我们: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19525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