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档案知识延伸阅读 >> 1-6-5《电子政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1-6-5《电子政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发表时间:2012/2/22 19:21:42】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电子政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第一,课程定位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拥有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行政管理博士学位点、行政管理国家特色专业、行政管理湖南省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以及图书馆学湖南省特色专业,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综合排名均位居全国前10名,学科建制相对完备、学科层次较齐全、发展规模较大,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该以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学科背景,以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二级学科(专业)为依托,充分发挥集成优势,将《电子政务基础》课程定位为管理学学科基础课,作为跨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为整合各学科的资源优势,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发展电子政务新兴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程坚持“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着力提升信息素养与信息技能,发展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培养系统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既熟悉电子政府工作机制,又掌握信息技术,能在网络环境下从事电子政务管理、电子文档管理、文档一体化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政务信息开发与利用、政务信息咨询与决策等管理、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第二,课程目标

  1、就学生培养而言,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使学生熟悉电子政务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技能,能利用Internet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更新,了解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运营理念、发展战略、发展基础与法制建设,熟悉电子政务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电子政府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2、就课程建设而言,由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建设,同时促进原有专业的改造,由拓宽专业口径发展为设置新的专业门类,由本科专业建设推动学位点建设,尤其有利于我校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全面建设。

  3、从社会效益而言,提高学生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的理论素养,努力向社会输送大量掌握电子政务知识的专业管理人才,从而促进湖南省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第一,传统知识模块

  国内传统的《电子政务基础》课程分为十大知识模块,这是我们教学参考的重要依据。计划授课时数为64学时(包括16个学时的电子政务实验)。具体如下: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6学时)

  第二章 发展中的中国电子政务(6学时)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6学时)

  第四章 政府电子服务(4学时)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4学时)

  第六章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4学时)

  第七章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4学时)

  第八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4学时)

  第九章 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6学时)

  第十章 电子政务法制建设(4学时)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有部分专业的3届学生使用过这种模块结构。

  第二,革新知识模块

  借鉴其他经验,课程小组编制了一套新的教学讲义,分为十大知识模块,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分别选择适合的模块进行教学,计划授课时数为64学时(其中专题授课48学时,电子政务实验16个学时)。专题授课具体如下:

  专题一,电子政务基础理论(4学时)

  专题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沿革与政府管理创新(4学时)

  专题三,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学时)

  专题四,政府电子服务与业务流程重组(4学时)

  专题五,电子政务标准与标准化策略(4学时)

  专题六,信息安全与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6学时)

  专题七,电子政务运营管理与法制建设(4学时)

  专题八,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6学时)

  专题九,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6学时)

  专题十,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机制(6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第一,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1、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及其政府业务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2、电子政务技术平台构建与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化策略选择。

  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信息安全保障。

  第二,解决办法

  注重理论讲授与教学实习的结合。

  理论讲授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形式,由课程小组成员分别授课。这种方式的采用能够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专业优势且能够给学生提供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课程知识,尤其是对于重点知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安全”,要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明白电子政务是如何影响政府管理模式的。

  对于难点知识“政府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通过实践教学来推动理论教学和解决学生的困惑也是一个有效方法。实践教学方式有参观政府网站、设计政府网页、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电子政务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成果、新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紧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最新进展,为电子政务建设献计献策,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第一,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目标

  1、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实验后,学生将实验的结果写出试验总结报告,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分析报告进行评分;由于该门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实验课的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2、参观地方电子政务平台,了解政府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增强学生对电子政务技术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或者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安排电子政务技术实习,要求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政府网站的规划和设计以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电子政务技术实习单独记成绩,记2学分,根据学生实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课程论文的质量,按等级制分五级评定成绩。

  第二,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

  效果一:形成创新性实践教学思想

  1、围绕电子政务就业方向,针对学生电子政务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采取“广纳博取”的方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弱化教与学的固有边界,将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出要以信息素养与信息技能、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思想与信息组织方法等相关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教学思想。

  2、基于电子政务实践教学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的位置与方向,提出了构建业务技能训练体系、创新能力提高体系、社会实践锻炼体系、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等四大实践教学体系的思想。

  3、将实验室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相结合,努力构建起一个以校属各单位为基础,以党政机关和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实习基地网络,并加强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丰富合作内容,注重合作的综合效益,切实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合作。

  这些实践教学思想与经验总结,已经在CSSCI来源期刊《档案学通讯》公开发表,并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言,广受与会专家好评。

  效果二:培养创新性电子政务人才

  深化了课堂学习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电子政务实施的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在电子政务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的素养和技能,激发了学生参与电子政务实施与研究的浓厚兴趣与创造力,有的本科生毕业前撰写的学术论文就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近几年,由课程小组教师指导本科学生展开实践性教学活动,成效显著,共成功申报8项学生创新基金课题,发表3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并有多篇调查报告获奖。以 2003-2009届本科学生为例,取得的代表性实践教学成果主要有:

  1、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类成果

  唐亮,主持,湘潭大学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湘潭大学第一批学生创新基金,仇壮丽等指导,2001年;已经顺利结题,该系统在学校学工处实际工作中得到具体应用,效果良好。

  唐亮,主持,管理学院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MSMIS),湘潭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基金,仇壮丽等指导,2001年;已经顺利结题,该系统在管理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长期应用,效果良好。

  杨坤林,主持,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创新研究,湘潭大学第一批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仇壮丽等指导,2001年;已经顺利结题,为我校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提供了若干具体建议。

  唐亮,参与(核心成员之一),策划实施湘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湘潭大学档案馆“DARM”软件研究,何振等指导,2002年;已经顺利结题,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和档案管理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若干具体建议。

  刘烨,主持,我国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研究,湘潭大学第二批创新基金,何振等指导,2003年;已经顺利结题,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并为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以及银行学生贷款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若干具体建议。

  卢加明,主持,教学评估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工作长效模式研究,湘潭大学第三批创新基金,何振、王协舟指导,2007年;已经顺利结题,发表了两篇论文,结题报告中的部分观点为我校档案馆工作所采纳和应用。

  石敏,主持,大学生危机意识与危机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湘潭大学首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暨湘潭大学第四批大学生创新基金研究项目,向立文、雷海岩指导,2008年;已经顺利结题,撰写研究报告一份。

  梁莉冰,高校团支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湘潭大学首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暨湘潭大学第四批大学生创新基金研究项目,罗卫、雷海岩指导,2008年;已经顺利结题,撰写研究报告一份。

  2、学生研究能力创新类成果

  唐亮,为历史刻画年轮——论电子文件的时间鉴定,北京档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3期;

  李秀兰、蒋冠,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模式探析,秘书2004年第9 期;

  张磊军、蒋冠,略论秘书的劝谏艺术,秘书之友2004年第9期;

  蒋冠、陈香,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前景与发展趋势探析,云南档案2005年第1期;

  赵新辉、蒋冠,应尽快修订《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秘书2005年第4期;

  钟国文、陈艳红,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模型的构建,中国管理信息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9期;

  仇壮丽、 唐思慧、贾艳平,论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的整合,兰台世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11期;

  赵家文、邓福平,浅析现行文件网络服务方式的可行性与实施策略,档案学通讯(CSSCI源刊)2006年第4期;

  卢加明、张浩,公共档案馆在缩小数字鸿沟中的作用,湖北档案2007年第3期;

  卢加明,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完善档案开放体系的思考,学校档案2007年第4期;

  卢加明,档案人员素质构建策略探析——基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视角,北京档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8期;

  张浩,修订《档案法》的几点建议——基于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的思考,北京档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10期;

  罗凤、余保林、蒋红梅,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可行性分析与基本构想,秘书之友2007年第10期;

  陈艳红、张浩,试论公共档案馆在促进信息公平中的作用及对策,情报杂志(CSSCI源刊)2008年第2期;

  何振、卢加明,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问题探讨,档案学通讯(CSSCI源刊)2009年第2 期。

  注:本资料由《档案教育网》依据《电子政务基础》课程信息材料摘录编辑。2011.11

《电子政务基础》课程链接

课程简介

教师团队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课程学习内容链接路径

点击返回精品课程主页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22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档案教育网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联系我们: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19525071号